<video id="dremv"></video>

        首頁/新聞資訊/媒體關注

        國產腫瘤微創醫療器械迎來創新發展期 醫研企協同作戰是關鍵

        所屬類別:媒體關注 發布時間:2018/10/10 10:20:16

        央廣網北京101日消息(記者馮會玲)由健康時報社主辦的中國腫瘤微創科技研發與應用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多位專家提出,國產腫瘤微創醫療器械迎來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醫研企協同作戰是關鍵一環,讓臨床醫生參與到手術器械的設計中,將大大加快科技創新的速度和質量。

         

        精準醫學時代的到來,腫瘤治療更加趨向微創、高效和個體化,并逐步成為腫瘤治療的主流方向。微創治療已深入于全身組織器官、各個不同腫瘤的治療,與外科手術、放療、化療等有機結合,越來越多的腫瘤病人從中獲益,也給腫瘤微創器械發展帶來了發展的利好。

         

        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指出,微創科技研發應該注重技術和品質,其含金量就在于更安全、更有效。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的一些CT、核磁+腹器等國產醫療器械至今質量不過關,當務之急,亟需讓國產醫療器械等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醫療工業都達到頂尖水平。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范曉東介紹說,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明確的2018年國家重點扶持的十大產業,其中在健康產業的分支高端醫療器械中,一共有6大類醫療器械將重點扶持。在政策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醫學裝備行業市場發展較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秘書長李志勇說,醫學裝備我國行業的生產型企業達到16124家,市場規模達到了65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會突破8000億元。

         

        與會專家認為,面對多重利好,臨床醫生也應該參與到手術器械的設計中,加強醫研企協同作戰是關鍵一環。李志勇提出,“醫”就是醫療機構,“研”就是研發單位,“企”就是企業。其中,醫生既了解患者的需求,又熟悉醫療技術,是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重要樞紐,發揮醫生這個極為關鍵的生產力作用,將大大加快科技創新的速度和質量。

         

        除了資金的投入,加快醫療產品的審批流程是當務之急。趙平建議,在加快審批的前提下,制定明確的審批原則以及審批標準,才有望實現“管而不死、放而不亂”。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采取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聯盟等形式,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選擇在人才、學科和資源等方面優勢單位,建設和培育一批創新醫療器械創新平臺,是未來國產腫瘤創新科技發力的關鍵。 

        來源:央廣網

        五月天综合网_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_欧美一级特黄特色视频_免费在线看黄色视频
        <video id="dremv"></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