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dremv"></video>

        首頁/新聞資訊/媒體關注

        國產微創醫療器械創新怎么做?頂尖專家學者們這么說

        所屬類別:媒體關注 發布時間:2018/10/17 10:34:05

        (健康時報融媒體報道記者 徐婷婷 步雯 趙萌萌/文 )929日,由健康時報社主辦、上海逸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國腫瘤微創科技研發與應用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范曉東、健康時報社總編輯孟憲勵、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以及多名國內三甲醫院知名腫瘤外科專家出席研討會,共同探討中國腫瘤微創領域科技創新模式。

         

        在專題發言期間,與會三甲醫院知名腫瘤外科專家、知識產權專家、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創新與創意體系建設難點與解決路徑。

          

        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第一次坐高鐵是在幾十年前的慕尼黑,現在中國的高鐵一點也不比日本差,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品牌。希望外科微創的科技研發應該像高鐵一樣注重技術和品質。

         

        我國的一些CT、核磁+腹器等國產醫療器械至今質量不過關。醫院用品與其他物品不同,比如一個質量稍差的塑料盆,過了半年碎了沒有關系,但是如果是放在患者體內的假體,性命攸關。如果一個假體放在體內,過了一段時間斷掉了,對病人自身造成的傷害不可想象、對于醫生、醫院帶來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

         

        醫療器械創新企業不能閉門造車,而要多深入臨床,發掘專家的臨床需求和創新技術,幫助專家的創新成果進行產業化。企業和專家是珠聯璧合的關系。

         

        遼寧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劉宏旭:不必要的重復、低質量、低水平的醫療器械生產浪費了太多精力。就像是醫生做手術,我們的手術量是全球第一,但是最后拿不出數據。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做好組織,一線臨床醫生會有一些原發的創意,創意如何激發?形成產業化需要3~5年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聯盟。通過國家進行頂層設計,把醫生、科研團隊、有責任心的企業集合在一起,以小博大、抱團取暖。相信能夠很快研發出一些中國自己的創新醫療器械。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簡:微創技術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手術方式,常規的大開口手術,比如胃癌、腸癌等最早使用的腔鏡手術,需要打3~4個孔,創傷很大,患者幾天都無法下地走路?,F在通過機器人等微創手術,只需要2厘米的小孔就可以。原來胃鏡只是檢測工具,無法切除腫瘤,現在通過胃鏡可以做早期的食管癌、胃癌手術,存活率高達五年以上。

         

        與此同時,微創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疑難病癥的器械技術研究上,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毛友生:臨床工作30多年,包括微創的醫療器械基本上都是用國外的,到現在這個局面也沒有本質的改變。要實現從跟跑到領跑,有幾點建議:

         

        首先,建立醫療的研發中心。通過北上廣等地區建立研發基地,才能夠有研究機構、企業入駐,繼而國家增加投入。目前東歐國家微創資本市場基本空白,國內、國外市場需同時發展。

         

        其次,發揮醫生在研發中的作用。一些醫療器械,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最主要的是原材料的質量要好,生產工藝流程要好,跟一線醫務人員合作要好。企業研發人員可以向一線臨床醫生咨詢,通過不斷改進和不斷交流,產品質量才能提高,盡可能避免手術風險。給醫生產權的支持費用,甚至是一定的股份激勵。

         

        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研究與培訓中心副主任宋河發: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2011年就是世界第一,2017年我們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等于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的總和,我們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占全球95%,外觀設計占全球42%,商標占全球1/3,看數字很厲害,但是我們的供給不是有效供給。

         

        我國已成為知識產權大國,但還不是知識產權強國,主要問題在于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質量總體不高,高價值專利不多。很多專利數據并不具有技術或者經濟價值,一部分的專利并不能引領創新,因此數量上改變并不能代表質量的變化。中國要實現從專利數量向專利質量轉化。

         

        逸思醫療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聶紅林:醫學專家和產業的科學家、工程專家結合推出相應的產品,術式才能得到很好的傳播,更好的普及。怎么樣把創新的方案轉化成有效的有臨床價值、也有技術含量的工程方案,這是有挑戰性的工作。逸思醫療打造了獨創的逸思智庫的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模式。

         

        逸思智庫是由有創新精神的臨床外科專家、來自各個專業技術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專家以及逸思醫療前沿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團隊組成的。通過創新合作模式,把臨床專家成千上萬次外科手術當中產生的成果,轉化為醫療器械領域創新發展的需求。在這些工程技術方案申請發明專利之后,將由逸思醫療產業化團隊再通過深度的產業化設計,產品醫療器械的注冊申請,批量的產品制造和技術推廣,來實現創新醫療器械大規模的產業化。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凡是基于臨床專家的創新指揮所激發出來的專利發明,專家都會作為核心發明人,在專利申請上署名,享有發明人應有的名譽榮譽。

        通過智庫,逸思醫療希望在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實現原創性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及其產業化的高效模式,通過技術創新,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國產醫療器械高端品牌。

         來源:健康時報


        五月天综合网_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_欧美一级特黄特色视频_免费在线看黄色视频
        <video id="dremv"></video>